為從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動力和創作的營養,江蘇省文化館黨總支聯合鹽城市文化館黨支部在第十四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蘇北片區)初評活動間隙,組織部分黨員干部與文化志愿者共同走進首批國 家 級 抗戰紀念遺址、全 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 國國防教育基地——位于鹽城的新四軍紀念館,開展了一次特殊的黨課教育。
在綿綿細雨中,全體參觀者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新四軍紀念館。這是全 國 唯 一的新四軍題材全史館,紀念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通過大量歷史照片、歷史文獻、文字介紹、場景復原以及視頻與多媒體等形式,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系統介紹了新四軍的歷史和功績,重點突出抗戰時期,新四軍堅持華中抗戰,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以及與華中人民唇齒相依、休戚與共,魚水情深,軍民合作,最終奪取抗戰勝利的歷史與傳奇。在紀念館,大家認真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著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歷史文獻和革命文物,感受著當年新四軍戰士抗日殺敵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鐵軍精神和雄壯軍威。
新四軍是“鐵的新四軍”,有“聽黨指揮的鐵的信念,報國為民的鐵的擔當,英勇頑強的鐵的紀律”。紀念館的展陳讓大家充分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的初心與使命。
紅色題材是群眾文藝創作的重要題材。我省群眾文藝工作者一向重視紅色題材作品的創作。本屆五星工程獎初評的舞臺上,又涌現出多個讓人耳目一新、立意高遠、催人奮進的優 秀紅色題材作品。此次走進新四軍紀念館,不僅讓文化館黨員干部與文化志愿者接受了一次難忘的精神洗禮,更激發了大家的創作熱情。
大家表示,紅色文化資源承載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其內含的紅色基因是人民共和國的“遺傳密碼”,儲存著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信息。我們一定要繼承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多創作紅色題材優 秀作品,用紅色文化資源育人育心、鑄魂固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