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鹽城市文化館道德講堂如期開講。本期講堂的主題是“《老子》無為思想的淺學淺見”,主講嘉賓沈建國主要從經典傳統與現實意義兩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老子的無為思想。
老子是先秦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家思想在中國哲學史及中國思想史上影響極大。道家強調以否定的態度出世,重自然無為(與儒家思想剛好相反)。在老子思想中,除了“道”的核心思想,最為代表的哲學思想 是老子的“無為”思想。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說“道”是自然無為的,而天下無不是它所為的。所謂的“無為”也 是要順自然而為,不要過度而為。今人常講,做事要把握火候,做事要適度,要把握度。這些道理早在先秦時代,老子 提出了。做事過度了 會向相反的方向而走, 不會成功。
盡管老子思想的建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面對 的社會人倫自然等問題,老子思想仍具有很大的意義。 從老子的無為思想來看,當今諸多問題,都是人類不遵從自然規律的過度為所造成的。老子的無為思想對我們 處理人際關系,人與自然關系和人類自身的健康問題有著重要意義。認識和發展老子的無為道家思想對我們進一步改善人類社會和生態文明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