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我館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廣新局年初工作的總體計劃和部署,認真宣傳和貫徹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加強隊伍業務建設,充分發揮文化館職能作用,全面提升文化館的綜合業務水平,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中,發揮了宣傳思想文化主陣地作用。
一、鹽城市文化館概況
鹽城市文化館成立于1983年(時名鹽城市群眾藝術館),是政府設立的公共文化事業單位,為 一級文化館。2003年正式更名為鹽城市文化館,設有辦公室、文藝部、活動部、非遺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部室。鹽城市文化館承擔對全市群眾文化工作的輔導培訓、組織指導、理論研究、非遺保護等職能。常年開辦舞蹈、音樂、書法、美術等藝術培訓班,承辦多門類藝術考級工作,組織開展社區、校園、企業、鄉村、廣場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有影響力的大型文藝演出。
現有館舍面積6959平方米,旗下擁有京劇票友協會、民俗曲藝表演團、少兒藝術團等10余支業余文藝團隊。擁有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美攝影等各方面藝術人才。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文化創新中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展示現代文化館的嶄新形象。
二、圍繞中心多謀劃,服務大局勤作為
(一)、多措并舉宣傳“五個一”
年初,市黨代會及“兩會”召開,我館堅持服務大局,唱響主旋律,以各種文藝形式宣傳會議精神。5月份,館文藝部一行深入“五個一”戰略工程之一的“一桶水”工程的 線寶應縣朱斗村,慰問一線工作人員,尋找文藝創作素材,特邀 相聲表演藝術家孫晨來我館進行創作指導。7月份舉辦“五個一”戰略工程主題作品通稿會,12月份在藝術展演月中上演一臺群文專場“五個一”戰略工程專題文藝匯演。另外,宣傳“五個一”戰略工程圖片展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圖解“五個一”惠民工程的內涵,分別走進縣(市、區)、機關、公園、社區,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市文化館持續以文化視角關注、宣傳“五個一”戰略工程,為建設“強富美高”新鹽城貢獻力量。
(二)、齊心協力同創文明城
今年我市處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沖刺階段,市文化館高度重視創文工作,對照細則嚴格要求,集中突破薄弱環節,打造特色亮點,以決勝的信念推進創文任務的落實。館內上下,從硬件設施、環境氛圍到職工精神面貌全都高標準、嚴要求,力保不失分。同時為進一步營造共創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市館先后組織志愿者來到潘黃街道楊壩菜市場、迎賓橋社區送去了文藝演出。活動在為市民帶來文藝演出的同時,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來,形成全民同創的良好創建氛圍。 演出之余,市文化館文化志愿者積極宣傳著創文的相關知識和要求,幫助市民搞好衛生環境,以實際行動做出了表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館內設置志愿者服務站,以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引導大家圍繞創文要求,從自身做起,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制止一切不文明現象,讓創文意識深入人心。
(三)、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我館上下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大會精神的熱潮。全館集中學習領會十九大的精神內涵,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創新謀劃各項文化活動,落實十九大精神。十月底,在建湖舉辦了全市第五屆廣場舞展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展現新時代人民群眾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11月初,“精彩江蘇”全省 群眾文藝作品巡演走進東臺。巡演以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的精品力作,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動態演出宣傳的同時,館內畫廊作了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的專題布置,還制作圖片展板赴各地宣傳。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立體化、全方位地做好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中心工作。
三、特色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2017年,市文化館特色活動精彩不斷,全年重點活動80多項,在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同時,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活動品牌,不斷提升市館的文化影響力,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舉辦“春滿鹽城、共享歡樂”鹽城市青少年綜藝晚會。小演員們以豐富多彩的藝術表演形式,充分展現青少年多才多藝、自信昂揚的風采,迎接新年的到來。
舉辦2017“風華國樂”南京民族樂團專場音樂會。為鹽城廣大觀眾奉獻了一場民樂盛宴,對弘揚中國民族音樂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舉行“慶元宵?獻愛心”京劇聯誼演唱會。廣大京劇票友一一首首京劇名段與觀眾共享國粹,送上節日慰問。
組織2017年 群文作品巡演活動暨先進文化下基層“十館聯動”南中北片巡演,分別在大豐、鹽瀆、阜寧舉行?;顒訉⑾冗M文化送到千家萬戶,讓人民群眾共享群眾文化發展 成果,展示文化館扎根生活、服務人民的良好精神風貌,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氛圍.
舉辦全市音樂、舞蹈、曲藝創作培訓班,為全市群文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近距離聆聽專家指導,掌握全市群文創作動態,增長了見識,收獲了信心,進一步促進全市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
組織舉辦鹽城市淮劇票友演唱展演。活動在濱??h廣播電視臺綜藝演播廳舉行,來自全市9個縣(市、區)的34名 淮劇票友齊聚一堂,共同演繹淮劇經典名曲。淮劇是鹽阜地區一種喜聞樂見的地方戲,是 非遺項目,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展演活動進一步弘揚了我市的 非遺項目淮劇藝術,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舉辦“喜迎十九大?暢想祖國頌”慶國慶廣場文藝演出,廣大文藝工作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祖國獻禮,共祝祖國繁榮昌盛,共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組織承辦“同樂江蘇”國際爵士音樂節。此次音樂盛會邀請了英國和德國 的爵士樂隊,搭起了鹽阜大地對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本屆音樂節以“融?回眸與展望”為主題,采用創新的形式,為觀眾帶來了異域風情音樂盛會。
舉辦鹽城市第五屆廣場舞展演。經過多年的積累,廣場舞節目質量不斷提升,參與人數逐年增多,影響日益擴大,受到廣泛好評,已成為鹽城市群眾文化的重要品牌活動。廣場舞大賽的舉辦為廣大舞蹈愛好者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臺,促進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
承辦“精彩江蘇”全省 群眾文藝作品巡演。以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的精品力作,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四、書畫展覽,影響不斷擴大
今年以來,市文化館繼續重抓高品位的書畫藝術作品的展覽與交流,擴大品牌效應,滿足更多群眾對書畫藝術的愛好與追求。
舉辦慶“三八”——2017年鹽城市第七屆女職工書畫展。展覽充分彰顯了我市女書畫家們的藝術才情和熱愛生活、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風貌,為我市女書畫家搭建了切磋學習的平臺,加強女子書畫家協會會員之間的相互交流。
承辦第十二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美術書法入展( )作品巡回展覽(鹽城站)。高水準的巡展,為全市人民帶來一場書畫藝術盛宴的同時,也推動我市群眾美術、書法創作水平躍上新的臺階。
組織舉辦2017年“荷蘭花?!北}城市青少年書法美術攝影 作品展。活動傳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 文化,打造青少年藝術素質教育平臺,推動我市中小學生書法、美術教育和攝影藝術事業的發展,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形成了我市青少年書畫攝影梯隊建設。
承辦“傳承與超越.未來力量”江蘇省書法名家邀請展。此次展覽可謂匯聚江蘇書法的中堅力量,選取在當代江蘇有代表性、影響力的尉天池、言恭達、孫曉云等24位書法名家,及青年書法名家20位,每人展出代表性作品,共100余幅。
開設公益大講堂?李雙陽書法講座。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對培養書法創作后備人才、推動書法藝術研究研究走向深入、提升“書法之鄉”特色文化品位起到深遠而積極的意義。
舉行惟美無界?當代朝鮮油畫精品巡展。展出的作品極具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和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彰顯民族文化底蘊,為鹽城百姓帶來了難得的學習品鑒的機會。
舉辦“慶祝十九大勝利召開”鹽城市“五個一”戰略工程政協委員書畫攝影采風展。集中展示我市政協委員戰線圍繞市委市政府“五個一”戰略工程創作的130多件書畫攝影作品,全面展現我市在建設“強富美高”新鹽城過程中的良好形象和嶄新的精神面貌。
舉辦鹽城印社2017篆刻書法作品展和“筆上明城?畫里金陵”書畫巡回展。展出鹽城本地近年來的精品力作,聚集一批“南京明城墻”為主題的 書畫作品。
組織舉辦“喜慶十九大勝利召開?迎新年”-“閑墨澄懷”嵇亞林繪畫展。省文化廳巡視員馬寧,省文化廳原副巡視員嵇亞林,鹽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鄒毅實,鹽城市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葛啟發等省市領導參加開幕式,展覽規格高、影響空前。
五、加大非遺保護、發掘力度,推進文化傳承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傳承工作,我館提前謀劃,多措并舉,在非遺工作上取得明顯成效。
開展各類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大我市非遺項目的宣傳力度,我館積極搭建宣傳展示交流平臺,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類演出交流活動。利用“非遺保護日”加大非遺知識的宣傳普及力度,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鹽城市淮劇票友演唱展演活動在濱海成功舉行,進一步弘揚了我市的 非遺項目淮劇藝術。
征集實物,布置非遺展廳。
市文化館的非遺展廳作為鹽城非遺實物、資料集中展示平臺,長期對外免費開放。但多年來受多方面制約,實物布置相對滯后。為此,館領導班子研究決定籌措資金,充實完善相關非遺實物。通過多方征集,最終征得了老虎鞋、吳氏膏藥、步鳳麥酒、東臺陳皮酒、柳編、阜寧大糕、何首烏等眾多實物。
積極對外交流,擴大影響。
邀請古琴藝術(梅庵派) 代表性傳承人劉善教先生來我館,交流非遺保護傳承方面的意見。他結合古琴藝術從非遺傳承的角度,對我市的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一些指導性的看法。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蘇北五市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期間,我館協助市局社文處從各縣(市、區)遴選出12個能代表鹽城非遺特色的 節目參加展示活動,加深鹽城市非遺項目在全省的影響力。
六、重視藝術創作,加強培訓輔導
市文化館一直把抓好文藝精品創作放在重要位置,今年以來先后創作了相聲《海哥歸鄉》、快板《OK打工仔》等主題作品。舉辦鹽城市第25屆“金菊杯”小戲、小品征文評獎活動,加快推進我市群文創作人才隊伍建設,保持鹽城戲劇創作在全省的 優勢和持續后勁,為全國、省、市大賽做好充分準備。全市音樂、舞蹈、曲藝創作培訓班及“五個一”戰略工程主題作品通稿會7月份在市館火熱舉行,邀請各領域專家進行精心點評指導,提升創作水平,打磨文藝精品。此次活動用文藝的方式落實市委市政府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五個一”工程戰略部署,進一步促進全市群眾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做好思想理論宣傳準備工作。
我館積極指導群眾業余文藝團隊建設,輔導和培訓群眾文藝骨干。我館先后派出文藝骨干來到消防支隊、檔案局、東臺實小、周邊社區等地,為繁榮基層文化做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且取得不錯的成績。“蓓蕾花開”東臺市小紅花藝術團慶六一匯報演出5月31日下午在東臺市藝術中心大劇院驚艷呈現,東臺市四套班子領導和老師、同學、家長們一起觀看了演出。這是我館基層文藝輔導成果的集中展示,彰顯了鹽城市文化館在全市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了文化館基層文藝輔導的內涵和外延,同時在實踐中鍛煉了文藝隊伍。
七、賽事展演傳捷報,理論研究出佳績
今年以來,市文化館積極組織參加各種類型的賽事展演,提升了市文化館的業務實力與影響力。在“中國夢.勞動美.幸福路.”江蘇省第七屆企業職工美術書法作品大賽、江蘇省第六屆戲曲票友大賽和2017年江蘇省 業余民樂團隊展演中,市文化館精心組織人員參加活動,均榮獲“ 組織獎”。第三屆江蘇省曲藝、喜劇小品邀請賽,市文化館選送的快板《OK打工仔》喜獲一等獎,化妝相聲《海哥歸鄉》榮獲 獎,市館獲 組織獎。吳洪春書法作品入展“江蘇書法展”。同時,各藝術門類積極籌備,為明年的省“五星工程獎”儲備節目。
鹽城市文化館作為首批“江蘇省群眾文化理論研究基地”,理論創作獲得新的突破。2017年中國文化館年會征文活動結果日前揭曉,我館杭笑春的題為《整合資源,拓展文化館社會功能》論文獲三等獎,吳洪春的《群眾文藝創作與全民藝術普及》獲 獎。曹中育的戲劇評論《大俗深處是大美》,發表于《中國文化報》。在江蘇省“傳承發展中華 傳統文化”征文中,杭笑春創作的《 傳統文化是群眾文化創作的不竭源泉》、吳洪春創作的《讓敬畏之光燭照民間文藝傳承發展》等兩篇作品均獲得二等獎。
八、拓展陣地服務,強化管理規范
今年以來,為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市文化館克服資金困難的不利因素,對陣地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完善設施功能,拓寬了陣地開放領域。經過多方籌措、研討,市文化館利用頂樓荒廢空間改造成擁有籃球場、練歌房、乒乓室、臺球室的文體活動室;一樓大院內建成了職工車棚;將院內及門口的路面進行維修并重新刷漆,使之煥然一新;非遺展廳多方征集物品、進行重新布局。在此基礎上,市文化館進一步增加了免費開放的項目,多渠道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發揮市館在繁榮全市群眾文化發展的主陣地作用, 發揮文化館職能。
市文化館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今年還花大力氣規范內部管理。根據上級要求,完善了財務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公務用車管理制度,各項制度得到了較好的落實,保障日常工作秩序規范,杜絕違章違紀現象的發生,確保單位安全穩定和各項活動順利開展。尤其在財務管理過程中,我們嚴格落實財務紀律要求,認真核算每一筆過往經費,做到萬無一失。每月定期召開民主理財小組會議,匯報財務收支情況, 化地使財務公開、民主。
2017年,我館在重點文化活動、藝術普及、非遺傳承與保護、陣地開放、文藝創作、群文理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績,但是由于硬件設施短板、資金有限、業務人員不足等制約著市文化館工作的更進一步開展。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2018年,市文化館將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為主線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中央、國務院頒布的一系列繁榮發展文藝的方針政策,落實省、市推動文化發展邁上新臺階會議精神,以煥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砥礪奮進,筑夢不息,揚帆再啟航,續寫新篇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